首页>>专题专栏>>文明乡风文化集>>乡风文化
“文明乡风沐农家”之高塍镇塍西村
2016-03-31

  江南,不只有山清水秀的明媚,小桥流水的安逸,吴侬软语的妖娆,锦绣辞章的浪漫;更有忧国忧民的胸怀,激扬文字的豪迈,忠义不驯的傲骨。位于滆湖之滨的高塍镇塍西村,堪称江南精神的品格典范。

  村来历 

  明代中期,在塍西亳村聚居的陈氏渐成显族。因古陈国建于安徽亳县,因而定村名为亳村。

  据《高塍镇志》记载,自北宋天圣二年(1024年)至清末废止科举,亳村共计有进士51名(其中状元1名),举人80名(其中解元1名)。亳村名人辈出。明万历年间,陈于廷任都察院左都御史。他的堂叔陈一教中进士,做过浙江学政。陈一教的两个儿子于泰、于鼎,史称兄弟翰林。兄长于泰为明崇桢年间状元,入翰林任编修;弟弟于鼎19岁中进士,入翰林,专为皇上拟诏。陈于廷之子陈贞慧,名列“复社四公子”之首;其孙陈维崧的词及其领导的阳羡词派则名动天下。

  明末清初风云变幻,亳村俨然成了革命的“大本营”:状元陈于泰赤胆忠心,清兵陷江南后,回乡栖身于复壁之中,早夜呼号,眼鼻流血,“孤忠”令人动容;陈贞慧重树复社反清复明旗帜,痛打逆贼阮大铖,发放《南都防乱揭帖》,在亳村演绎了一曲流芳千古的现实版的《桃花扇》。

  科学发展

  如今的亳村富饶、祥和,苍劲的永安桥、重修的湖海楼仍在,它们都是岁月用物化的元素刻下的记忆,也是后人应该铭记的历史,秉承的风范。在文明乡风的沐浴下,塍西更加诗意秀美,在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上,塍西人豪情放歌,唱响新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