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康 |
最美服务保障者徐康事迹简介
徐康,男,1973年出生,中共党员,2011年5月至今在宜兴市网宣办任主任职务,曾获2019年度宜兴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。
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,徐康勇于挑起宣传舆情组组长的担子,尽心尽责抓好导向把握、组织协调、审阅稿件、对外宣传、舆情稳控等各项工作,每天工作达十四五个小时。
为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定民心、鼓斗志的作用,徐康因时施策,敢于打破常规。他以互联网思维突出信息共享,组建“新闻线索群”,收集线索1300余条;突出主动发声,准确及时权威发布,组织记者走进指挥部,回应群众关切;突出移动优先,策划推出“防控疫情宜兴在行动”手机端图文直播,发布信息1500余条,“众志成城 联防联控”全媒体专栏刊出报道1400余篇次,综合阅读数超2800万人次。同时,他主动对接上级媒体,刊播外宣新闻200多篇次,唱响“宜兴好声音”。他还狠抓网上舆情稳控,牢牢守住底线。疫情防控期间,徐康带领舆情处置小组启动应急响应,24小时监测研判舆情,及时上报供领导决策。他积极向上争取,实现“宜兴发布”微信特殊时期“一日三发”功能,为处置紧急舆情提供了发布平台。20多天中,徐康带领着舆情小组成功处置重大突发舆情事件30多次,清理违规信息800余条,正面引导转发阅读1800余万次。同时与公安联动,先后捕获处置网上疑似谣言信息37起,牢牢把控了舆情主动权。
徐康:在防疫宣传中践行初心使命
徐康,男,1973年9月出生,中共党员。1997年8月—2011年4月,他在宜兴日报社任总编办主任;2011年5月至今,在宜兴市网宣办任主任职务,曾获评2019年度宜兴市先进工作者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,徐康勇于挑起宣传舆情组组长的担子,尽心尽责抓好导向把握、组织协调、审阅稿件、对外宣传、舆情稳控等各项工作,每天工作达十四五个小时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。
“只有一个字:上!”
2月16日,每天17点准时开始的指挥部视频调度会议因故暂停一天。18点,审核完当天最后一条“宜兴发布”微信文章,徐康终于放下手机坐上餐桌,与家人一起吃上了热腾腾的晚饭。算上除夕,这是打响疫情防控战后徐康第二次准时赶上家里的晚饭。
2月16日,是徐康连续工作的第47天。打开他的手机,备忘录这样零散记录着:1月1日(元旦),配合新华社江苏分社太湖边视频直播;1月5日(周日),与光明日报记者一起采访紫砂高质量发展;1月12日(周日),检查推动媒体融合工作;1月18日(周六),人民日报分社记者来宜兴新春走基层……春节前,工作千头万绪,对牵头新闻宣传工作的徐康而言,加班就是平常事。从元旦起,他还没有完整地享受过一天假日。
“本想着忙过年前这阵子,过年花些时间多陪陪家人。”徐康说。但是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又打乱了他的计划。
1月23日,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。徐康,被指定为指挥部宣传舆情组组长,全面负责全疫情防控期间的新闻舆论工作。“在这样关键的时刻,只有一个字:上!”徐康说。
从这一天起,徐康带领着宣传舆情组的全体同志投入了战斗。25天中,他的轨迹更简单了:家——单位、单位——家,两点一线,一成不变;工作内容更多了:把握导向,组织协调,审阅稿件,对外宣传,舆情稳控;工作时间更长了:早8点准时到岗,晚8点后才能回家,入睡则经常在第二天凌晨落实完最后一条宣传工作指令之后;赶不上饭点了,一碗泡面对付一顿;困了累了,就在办公桌前坐着眯一会儿。
徐康战斗在新闻舆情一线,他的妻子吴燕则奋战在更加艰险的市疾控中心检验中心,只有刚上大一还在寒假中的女儿留在家中。本该团聚的三口之家,在这个春节里也变成了“小鬼当家”。
“我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在哪里!”
疫情防控是为了治疾病、保健康;新闻宣传则是为了定民心、鼓斗志。徐康有着14年报社工作、8年网络宣传管理工作经验,他深知宣传工作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的分量。他说:“我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在哪里!“
1月25日,大年初一。晚11点了,尽管疲惫,但职业敏感让徐康仍在等待指挥部的命令。就在20分钟前,“无锡发布”微信刚刚宣布:从1月26日零时起,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施一级响应防控措施!宜兴什么时候会发布?今天没有微信发布权限了,怎么办……徐康一边等待,一边盘算着应对办法。11点35分,手机响起,指挥部来电:必须在25日晚24时前,用官方平台发布一级响应通告!徐康迅速电话通知融媒体中心,传达指挥部要求,传送《通告》文稿……23:46,“宜兴发布”微博10分钟后发布成功,当晚阅读量直逼10万。
疫情一级防控期间,人员不便流动,自己的记者跑不开,市外的记者进不来。怎样把基层的信息汇聚上来,又怎样把宜兴正能量送到市外去?“因时施策,打破常规!”用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优先策略,徐康立即提议宣传舆情组建起两个临时微信工作群:新闻线索群,群员有记者,也有基层宣传委员、部门宣传骨干,各种防控信息随时上传,记者随时对接,信源问题一下子解决了,鲜活的新闻源源不断登上了媒体;外宣报道群,集聚了一批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媒体记者和商业新媒体的小编,宣传舆情组每天发布数十篇精选素材供市外媒体挑选,外宣难的问题迎刃而解。
作为疫情防控战中新闻宣传的领头羊,徐康带领他的团队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。在他的策划下,报纸、电视、广播、新媒体平台统一开设“众志成城联防联控”全媒体专栏,20多天刊出报道1400余篇次;在宜兴发布客户端推出“防控疫情宜兴在行动”图文直播,滚动发布信息1500多条,综合阅读数超2800万人次。在他的直接对接下,向人民网、新华网、中国日报等上级媒体提供了500余条新闻线索,在市外主流媒体上刊播了《宜兴市建立8个临时党支部 让党旗在战“疫”一线高高飘扬》《他们是战疫一线的“最强拍档”》《村书记和他的防疫宣传小喇叭》等外宣新闻近200篇次,唱响了“宜兴好声音”。各类信息公开透明、发布及时,宣传鼓舞深入人心。
“管好舆情就是守住底线”
“如果说新闻宣传是凝聚正能量,那么管好舆情就是守住底线。”这是徐康多年从事舆情处置工作的深刻感悟。
从1月23日起,徐康带领舆情处置小组启动了全市互联网加强级应急响应;通过积极向上争取,在无锡各市区中率先实现“宜兴发布”微信特殊时期一日三发功能,为处置紧急舆情提供了发布平台。尽管如此,在疫情面前,网上舆情依然一波接着一波。
1月29日上午,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。10:27,就在宣传组紧张审稿即将发布的时候,一民间商业自媒体抢先发布未经审定的患者活动轨迹。信息短暂混乱,网民情绪激动,舆情稳控压力陡增!怎么办?大家把目光投向徐康。“电话通知自媒体立即删除不实信息,宜兴发布按计划加快发布,立即起草通知向市内重点自媒体重申宣传纪律,请公安网安倒查信息外泄源头。”徐康一口气下达了四道工作指令。5分钟后,自媒体删除不实信息;10分钟后,宜兴发布发出准确情况通报。舆论秩序瞬间得到重建。
2月7日,网络舆情又现险峰:有网民爆料市中医医院一病人李某确诊为新冠肺炎,且行踪复杂。一时间,无数网民开始“信息拼图”,人肉搜索、疑似内部资料、花边新闻、网络谣言交织,焦虑和恐慌迅速蔓延开来。“虽然宜兴没有疫情发布权,但不能再等了,只有公开相关信息,才能避免舆情继续升级!”经过研判,徐康果断向指挥部、部领导提出建议。20时许,在相关领导和部门的帮助下,我市终于获得疑似病例发布权。20:57,一条经过反复推敲、不足200字的情况通报在“宜兴发布”微信中刊出。仅仅13分钟,微信阅读量突破10万,当晚总阅读量超过40万次。与此同时,高涨的网络舆情应声回落。
疫情防控全面展开以来,徐康带领着舆情小组已经成功处置了30多次各类舆情事件,清理违规信息800余条,通过网络评论开展正面引导791次、共1800余万转发阅读。同时,舆情小组与公安网安联动,捕获网上疑似谣言信息37起,经派出所约谈教育43人、罚款3人、拘留2人,牢牢把控了舆情主动权。